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反对和赞成安保条约,曾是日本社会最主要话题,引发了大量示威、斗争。无论是日本的政界朝野,还是民众,都爆发冲突,人称“六零年的安保斗争,几乎造成日本的分裂”。美驻军一直有严重的纪律问题。图为五十年代日本警察在救一名被愤怒群众抛入水池的美国兵。
在安保条约生效前,日本民众和美军的冲突就很多。这是1958年8月,日本内滩民众反对美军建立靶场的抗议活动,可以看到当时的日本警察依然穿着旧式服装。这场斗争以靶场依然建立,但只使用三年结束。
1958年5月,反对美军建立靶场的居民穿着古代的服装进行“印第安人”式的抗议,可以看到伴随控制的美军人员。
1955至1956年,东京下砂川町居民反对美军基地扩建的示威抗议,和以往采取比较温和态度的情况不同,这次美军要求强硬,迫使日本政府派人强行测量圈地,结果造成严重流血事件,受伤者1000人以上,也让认为美国人尊重民主自由不会强行对应示威活动的日本国民大跌眼镜。
不过安保条约签订之前,自居战败国的日本在面对美国驻军问题时总的来说态度温和,双方合作也不少。这是日本女飞行员横山1956年获准驾驶美军T-33教练机升空,成为日本第一名喷气式飞机女性驾驶员。
驻日美军带来的工作机会中,也包括性服务的部分。最初,日本提供国立“慰安机构”给美军服务,在罗斯福夫人的反对下,改为划立“红线区”由经营者自行开业,顾客最初主要是美军人员。这是红灯区妓女在进行性病检查。
而从1959年开始讨论的“重修日美安保条约”,使驻日美军问题成为日本社会的焦点。日本人纷纷认为如果能够就此废除日美安保条约,则会成为重新界定日美关系,恢复主权的一个契机。这是1959年8月,日本的母亲们唱着“阻止改订安保条约”的歌谣在东京街头游行。
评论称“这一问题使日本社会发生了分裂”。不过,最初的示威活动还是比较柔和的。日本各阶层纷纷组成自己的组织,上街游行,抗议签订新的安保条约。
1960年1月15日,岸信介首相前往美国参加新安保条约草约签订仪式,700名学生到羽田空港静坐抗议,与警方发生冲突。此后,在日比谷公园爆发了两万人的大规模集会。1月24日首相岸信介出席自民党支持签订新安保条约的酒会,称这一条约是“保护和平与自由的条约”。
安保条约签字的消息传出,日本各大学纷纷出动游行,打出了要求岸信介辞职的标语。日本国会朝野就是否批准这一条约,也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月20日,自民党在美国方面的压力下,不顾民众反对在众议院利用席位优势强行通过条约。
社会党对此坚决反对,